四月勵志課堂——《摔跤吧!爸爸》
發布時間:2018-04-01瀏覽次數:次
《摔跤吧!爸爸》是由尼特什·提瓦瑞執導、阿米爾·汗領銜主演的印度電影。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,講述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,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。馬哈維亞·辛格·珀尕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,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。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——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。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,一次偶然的機會,他開始教女兒摔跤,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。但在印度這樣的國度,女子摔跤引發了一連串有關輿論、宗教等社會話題的事件,歷經磨難,最終其女兒進入英聯邦摔跤比賽并奪得冠軍。
印度影視一貫以其異域風情及歌舞魅力感染人,《摔跤吧!爸爸》卻將父愛和夢想結合得如此完美,并且聚焦金牌意識和女權意識,整部影片呈現出一種破而后立的格調,既有對現實的鞭笞,又有打破傳統的勇氣,動人心弦,令人熱淚盈眶。
正如世紀老人冰心所言:成功的花兒,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,然而當初它的芽兒,浸透了奮斗的淚泉,灑遍了犧牲的血雨。成功是由痛苦創造生命的夢想,是由自強不息鑄造的奇跡。他們犧牲那個年齡階段該有的娛樂時間,艱苦訓練。他們壓抑了青春,卻也重塑了青春,猶如高考學子,背負著家庭的夢想,社會的期待,在追逐人生夢想的起飛階段,振動沉重的翅膀,艱難的前行。成功的道路充滿艱辛,輝煌的背后灑滿汗水。但即使前方的道路再難,荊棘再深,夢想的實現也不無可能。
通過觀影,學生對親情、對夢想,對未來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,其實成長的過程就像一場摔跤比賽,輸贏在于自己的狀態,而決定因素還是你對生活的信念和信仰,在為目標奮斗拼搏的過程中一定有疲憊、無力和狼狽不堪的時刻,如果你堅信自己能行,不拋棄不放棄,不忘初心,堅持自己的夢想,以堅韌不拔的毅力,戰勝自己,在成長中感悟,在感悟中學會感恩,理解家人的良苦用心,那么我們就能枝繁葉茂,茁壯成長,成為更好的自己!
上一篇:團結 友誼 合作 拼搏 下一篇:人文教育——“愛綠護綠,低碳環